一、犯罪活动关联
1. 诈骗案件
2021年东莞警方捣毁电信诈骗窝点时发现,犯罪团伙通过Telegram设立股票投资群诱骗受害者入群实施诈骗,涉及手机卡138张及大量作案设备^^。
2023年有洗钱团伙通过Telegram联系上线,在东莞等地收购44张银行卡转移诈骗资金86万元,涉案33起^^。
2024年北京一洗钱案中,犯罪链条成员通过Telegram接收指令,在东莞等地购买黄金转移赃款^^。
2. 未成年涉案风险
多地警方通报犯罪分子利用Telegram(别称“纸飞机”)的加密功能诱导未成年人参与“手机口”诈骗(中转通话)或“Q拉”(拉人进诈骗QQ群),已有学生因兼职涉案被行政处罚^^。警方提醒家长检查孩子手机是否安装此类软件^^。
二、软件获取方式
华为手机用户可通过以下途径下载Telegram:
华为应用市场搜索官方版本(开发者:Telegram FZ-LLC)^^;
第三方应用商店或官网下载APK手动安装^^。
三、平台背景与动态
数据政策变化:2024年9月Telegram修改隐私政策后,向美国提供的用户数据激增(如IP地址、电话号码),以满足涉及诈骗、非法交易等犯罪的执法请求^^。
创始人事件:2024年8月创始人杜罗夫在法国被捕,因平台被指控纵容诈骗、等犯罪活动^^。
用户规模:2024年Telegram全球用户达9亿,估值约2100亿人民币(300亿美元),接近盈利并计划上市^^。
四、东莞本地动态
外贸发展:2025年前5月东莞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7.4%^^,2024年举办首届品牌出海发展大会推动数字贸易^^,但未提及与Telegram的关联。
疫情防控:2021-2022年东莞多次发布通告强化场所码、限制聚集活动^^,与Telegram无关。
东莞与Telegram的关联主要集中在犯罪治理领域,尤其是诈骗、洗钱等案件侦办中频繁出现该软件被滥用的现象。公众需警惕其加密功能潜藏的违法风险,未成年人家长应加强监管^^。平台自身因监管压力已调整数据共享政策^^,商业层面则处于扩张阶段^^。